同学们可能都知道,2020年9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力争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对加强新时代各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2021年5月9日,西北大学与榆林市人民政府启动共建西北大学榆林碳中和学院,这是全国首家服务应对气候变化,培养服务碳达峰碳中和专业人才的新型研究型学院,学院的成立是对总书记讲话精神的具体践行,充分体现了西大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也为学校下一步的改革发展创造了重大机遇。
1986年9月,我从西北大学化学系大学毕业,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西安黄土与第四纪地质研究室工作,开始从事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研究,后来我又到美国罗德岛大学和南京大学深造学习。特别是在美国求学期间,我深深感受到,中国与发达国家各方面的差距,尤其是科技领域的差距非常明显。从那时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国家情怀融入科学创新的实践中,用自己的努力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绵薄之力。当前,国家对科技事业非常重视,平台设施堪比国际水平,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具备创新的客观条件。同时,双碳目标的实现,急需一大批志存高远、将自己的研究兴趣和国家需求相结合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作为学院的首批新生,你们的加入恰逢其时,你们将拥有更为广阔的平台和无限的发展可能。我们将全力以赴为你们创造成长的空间和条件,为你们的发展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持!我期待你们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在未来的求学道路上有着出色的表现,用实际行动写就精彩的人生!
同学们,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碳中和目标的承诺,将加剧世界经济技术革命的变革,新技术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鉴于碳中和问题的复杂性,学科间的交叉更加密切,交叉学科应运而生,甚至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深度交叉融合,才能解决碳中和涉及的各种问题。这些也将改变知识的传播和我们的学习方式。能否在未来几年夯实人生之基,取决于你们如何有效利用宝贵的学习时光,抓住新的学科发展的机遇。借此机会,我想给同学们提几点希望和建议:
一是希望同学们胸怀家国,做志存高远的人。
我国承诺碳中和,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要走出一条和过去取得过辉煌成就的、改革开放开放40年不同的一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新道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是一场大考,需要付出极其艰巨的努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是必不可少的关键力量。同学们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做到因势而谋,要乘势而上。习总书记在谈到科学家精神时强调,科学家精神最重要的就是爱国主义的精神。认为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是一代一代矢志报国的爱国科学家组织完成的。
二是希望同学们笃学善思,做勤于钻研的人。
大学的使命之一是探求真理,科学研究是探求真理的主要实践方式,而创新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科学研究的核心能力。研究生是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的重要力量。同学们要在科学研究中坚持守正创新,要善于运用批判性思维;要敢想敢干,相信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按照毛主席说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来做科研,做出独有的特色;同时要遵守科研规范和坚守科研道德,做一个严谨求实、堂堂正正的科研工作者。
三是希望同学们坚韧不拔,做朝气蓬勃的人。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我也特别喜欢毛主席的一句诗“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牺牲就是付出。我们人生的黄金阶段,恰遇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时间轨迹无缝吻合。你们要在2050年前,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当中做出你们的贡献。那时的中国早已是GDP排名世界第一的世界强国,同时伴随我们的是湛蓝的天空和清澈的江河。我们没有要金山银山而破坏了我们的绿水青山。你们正付出你们的青春和才干,为国家贡献。这是何等令人羡慕和渴求的人生机遇啊!
“青年代表希望,青年创造明天。”从今天开始,你们正式驶入青春“快车道”。希望大家秉持国家情怀,弘扬“公诚勤朴”的西大校训精神,践行新时代担当,树立高贵品格,为国家在碳中和领域克服“卡脖子”问题,实现科技创新而不懈奋斗。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发展复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国家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贡献个人力量、实现个人的价值!
我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关注学院的建设,尽我所能提供最大的帮助,也借此机会恳请榆林市委市政府以及晓光书记和胜利市长继续关心和支持学院各项事业的发展,让我们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道路上携手并进!临西大建校120周年之际,我也预祝母校生日快乐!
谢谢大家!
碳中和学院院长 张小曳院士
2022年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