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碳中和学院
2022级研究生毕业啦!

毕业座谈会
2025年6月26日,我院召开了首届毕业生座谈会,学院人才培养负责人、毕业班班主任、辅导员及20余名毕业生代表齐聚一堂,围绕三年求学的成长与收获、未来职业规划及学院发展建议等展开深入交流。

学院负责人寄语学生,要以“碳”寻者的执着深耕行业沃土,以“破壁者”的勇气跨越学科藩篱,以“播种者”的情怀传递绿色理念。既要保持对前沿技术的敏锐洞察,以扎实的专业功底攻克“双碳”领域“卡脖子”难题,更要以“公诚勤朴”为底色,以“双碳”使命为坐标,在时代的浪潮中书写属于碳中和人的华章!
此次座谈会不仅是对毕业生三年成长的总结,更是学院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双碳”目标实现和地方绿色低碳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


在校精彩时光回顾

毕业生说
毕业非终点,乃人生新起点,以梦为马,志在四方,不负韶华,祝愿各位毕业生毕业快乐,前程似锦!祝碳中和学院越来越好,书写佳话,再创辉煌!
——秦志丹
(就业单位:青海省化工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学院引领我们探索低碳科技的奥秘,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真谛。这份绿色的烙印,是我们最珍贵的财富。衷心祝愿学院:在“双碳”征程中继续勇攀高峰,引领学科发展,培养更多国之栋梁!
——徐奥
(就业单位: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桃李春风,师恩难忘。感谢母校,这片知识的沃土,筑梦的摇篮。衷心祝愿亲爱的母校:薪火相传,永续华章!
——刘日宏
(博士录取:西安交通大学)
毕业班就业情况
截至目前,学院2022级毕业生共49人,就业去向落实率96%,其中16人进入中国石油、中国兵工集团、国能集团、中国中化、中船重工、中交集团、陕汽集团等知名央国企单位;20人进入比亚迪汽车、中芯国际、特变电工、广联达科技等大型民企;5人考入公务员或事业单位;6名同学到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攻读博士学位。
学院始终秉持“面向未来、创新引领、产教融合、独树一帜”的人才培养理念,致力于培养具备国际视野、产业认知、扎实基础和多学科交叉背景的复合型人才,服务国家“双碳”战略。
聚焦前沿研究方向与地方产业需求,学院重点布局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氢能与储能、矿山生态修复与大宗固废处理、生态碳汇、碳市场与碳金融等关键领域,构建交叉学科体系,成功备案并设立“碳储科学与工程”“绿色低碳发展与治理”两个目录外交叉学科。 推出《碳中和概论》等核心课程,出版《二氧化碳封存与监测》《绿色低碳发展与治理》《全球气候治理与合作》《碳资产管理》等碳中和系列教材。
按照“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原则,学院稳步推进人才培养工作。2022年学院初创期,联合共建院系,通过增量指标完成首批52名研究生招生。2023年,两个目录外交叉学科正式备案成功,学院成为独立招生单位,招收硕博士研究生57人,并形成独立的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2024年,学院获批建立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专业硕士方向形成自设培养方案,实现全员自主招生、独立培养。
牵头组建“全国高校碳中和人才培养联盟”“陕西省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双碳专业委员会”, 与国能锦界公司、隆基绿能、陕西氢能、榆林能源集团等知名企业深度合作,共建“西北大学隆基班”“西北大学氢能班”等产教融合创新班,并与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实现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协同发展。学院不断拓展社会服务职能,依托学院平台,西北大学于2024年12月获批成为西安市首批碳排放管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社会培训评价组织,新增碳排放核算员和碳排放核查员认定资格。
学院始终坚持以有组织科研为导向,探索并实践科技创新与高层次人才培养“双轮驱动”的建设模式,成功入选国家发改委、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编写的《碳达峰碳中和案例选》,成为陕西省唯一入选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