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资讯  >  科普传播  >  正文

碳中和周报 第一期 | “双碳”最新大事件精选

2024/09/17        点击:

碳中和周报 第一期

1.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联合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四部门联合印发《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的通知》,优先聚焦市场需求迫切、外贸压力严峻、减排贡献突出、数据收集完整、产业链供应链带动明显的锂电池、光伏产品、钢铁、纺织品、电子电器、轮胎、水泥、电解铝等产品。


2.两部门明确绿证与CCER衔接具体要求

9月11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与自愿减排市场衔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旨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不断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推动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与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有效衔接;明确绿证市场和CCER市场边界,避免深远海海上风电、光热发电项目从绿证和CCER重复获益;光伏、其他风电项目暂不新纳入自愿减排市场。《通知》自10月1日起生效,有效期2年。


3.我国碳足迹核算通则国家标准发布

9月10日消息,由生态环境部提出并指导制定的GB/T 24067-2024《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 量化要求和指南》(以下简称“产品碳足迹核算通则标准”),近日由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正式批准发布。产品碳足迹核算通则标准采用与国际通行的生命周期评价标准(GB/T 24040和GB/T 24044)一致的方式,规定了产品碳足迹的研究范围、原则和量化方法等,为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和数据国际交流互认打下基础。相较于国际标准,本标准增加了编制具体产品碳足迹标准的参考框架、数据地理边界信息建议等,内容更加丰富,也更具有操作性。


4.全国碳市场扩围覆盖三大行业

9月9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方案》)意见的函。《方案》明确2024年作为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首个管控年度,2025年底前完成首次履约工作。


5.第十八届榆林国际煤博会在榆林成功举办

9月13日-15日,第十八届榆林国际煤炭暨高端能源化工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煤博会”)在陕西榆林开幕。本届榆林国际煤博会聚焦煤炭及能源化工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广泛涵盖煤炭综采技术、智慧矿山建设、智能制造应用、新能源新材料研发以及大型装备展示等多个领域,全面展示行业新成果与多元化应用,助力推动煤炭及能源化工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6.中美气候会谈在北京举行

9月4日至6日,中美“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会议在中国北京召开。双方继续就解决气候危机进行讨论,包括实施各自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NDC)和准备各自2035年NDC。双方重申将在COP29期间与COP29主席国阿塞拜疆共同举办“甲烷及其他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峰会”,为COP29提供有力支持,促进全球在气候行动方面的合作。


7.国家能源局印发绿证核发和交易规则

9月5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和交易规则》(以下简称《规则》)的通知。《规则》适用于我国境内生产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电量对应绿证的核发、交易及相关管理工作。《规则》明确绿证有效期2年。


8.中非绿色产业链专项资金将设立

9月4日至6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九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和53个非洲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代表团团长、非洲联盟委员会主席以及外交部长和负责经济合作事务的部长分别出席峰会和部长会。未来三年中方单方面实施多项支持非洲重点举措,其中包括绿色发展伙伴行动。支持非洲提高气候适应能力,提供新能源技术和产品,实施30个清洁能源和绿色发展项目,设立中非绿色产业链专项资金。


9.首批CCER项目公示

9月2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及信息平台发布了首批项目与减排量的公开信息,在CCER重启后全国第一批项目公示中共有4类项目,包括碳汇造林、红树林修复、并网海上风电和并网光热发电。截止至9月3日12:00,共计33个项目公示,其中碳汇造林项目8个、红树林修复项目2个、并网海上风电项目19个、并网光热发电4个。



上一条:碳中和周报 第二期 | “双碳”最新大事件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