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管理办法

•    陈三平
       从事无机化学的教学工作,主持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发表教改论文四十余篇,合编基础化学实验I、无机合成化学简明教程等教材。感兴趣于功能材料热力学与热化学研究,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在专业期刊发表论文三百余篇。
发表时间:2022年07月06日

•    申烨华
       申烨华,女,二级教授,博导。曾任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副院长、科技处处长。现任西安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担任国家林草局长柄扁桃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学术带头人、国家林草局长柄扁桃国家创新联盟理事长、国家林草局首批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榆林市沙漠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一直资源化学、化学生物学与分析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发表时间:2022年07月06日

•    朱佃虎
       朱佃虎,2019年加入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入选陕西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2020),博士生导师。硕士毕业于中国中化沈阳化工研究院(导师:耿丽文 教授级高工),主要从事绿色高效低毒杀虫剂茚虫威的有机合成工艺研究;博士毕业于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导师:吕龙、沈其龙 研究员),主要从事氟化学新试剂的创制及其反应研究,有从事含能材料研究的经历。2016年入选上海有机所优秀
发表时间:2022年07月06日

•    任景云
       2005--2009年,南开大学化学院,本科;2009--2012年,南开大学化学院,硕士(导师:王佰全教授);2012--2015年,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博士(导师:童荣标教授);2016--2019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后(导师:Tan Choon-hong 陈俊丰教授)。2019年10月加入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致力于合成有药物活性的分子以及发展新型的有机合成
发表时间:2022年07月06日

•    李成博
李成博,2014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学位到西北大学任教,2016年至2018年至法国原子能署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之后回到西北大学继续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发表时间:2022年07月06日

•    田洪志
  男,汉族,1980年4月出生。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计量经济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致力于能源价格波动问题,特别是原油价格波动的起因与经济影响、定价权等问题的研究,在《中国管理科学》、《中国软科学》、《Petroleum Science》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一项、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主持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一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
发表时间:2022年07月06日

•     魏岱旭
      魏岱旭,男,33岁,四川自贡人,西北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医学院教授,陕西省普通高校杰出青年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团队长期从事天然生物材料、合成生物学、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医用纳米技术、肠道微生物与微生态、生物力学与空间生物学的研究工作。在Advanced materials、SMALL、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Nanomedicine等国际
发表时间:2022年07月06日

•    王英娟
发表时间:2022年07月06日

•    宋佳明
宋佳明
发表时间:2022年07月06日

•    贺晨
   教育经历:   1.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博士(2013)、硕士(2009) ,导师:Z. Jane Wang,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2. 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学士 (2007)   工作经历:   1. 教授/博士生导师 ,西北大学信息学院,2016.09至今   2. 博士后
发表时间:2022年07月05日

•    颜建强
颜建强
发表时间:2022年08月29日

•    我校召开榆林CCUS设施集群暨碳中和...
8月30日,我校在太白校区召开榆林CCUS设施集群暨碳中和学院建设工作推进会。科技处、碳中和学院负责人和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创新团队主要成员参加会议,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常江主持会议。 CCUS团队介绍了榆林CCUS设施集群建设的进展,以及在选址过程中存在的堵点与难点。与会人员还就碳中和学院影响力提升路径、品牌打造、教材编制、平台建设以及交叉团队组建等事项进行了充分的研讨。 常江主持会议时强
发表时间:2022年08月31日

•    魏利平
个人简介       魏利平,西北大学化工学院 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高压流动控制与安全技术联合实验室主任、西北大学“青年学术英才”、新加坡国立大学Research Fellow,获中国化工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陕西石化科技奖一等奖、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二等奖、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课题组长期开展清洁能源、新型化工过程及先进军工领域的关键问题开展研究
发表时间:2022年09月17日

•    朱燕燕
个人简介       本人现为西北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北大学仲英青年学者,2012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同年入职西北大学,研究方向为化学链碳捕集与利用高效氧载体的开发、多相催化。开发CO2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对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化学链(CLC)燃烧技术因具有高能源转化效率、低CO2捕集成本和污染物协同控制等优点,被认为是最具应用前景的碳捕集技术之一
发表时间:2022年09月17日

•    王宁
个人简介       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于大连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6年入职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在J. Am. Chem. Soc., Inorg. Chem., Chin. J. Catal. 等SCI权威期刊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 承担项目      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分子催化剂修饰
发表时间:2022年09月17日

共有 544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37 页   当前第 2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