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资讯  >  科普传播  >  正文

半月“碳” 第九期 | “双碳”最新大事件精选!

2024/12/31        点击:

碳中和周报 第九期

1、工信部等三部门印发《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

12月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等三部门发布《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指出,加快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等清洁低碳氢应用是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是促进节能降碳、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路径。

《实施方案》要求,到2027年,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装备支撑和技术推广取得积极进展,清洁低碳氢在冶金、合成氨、合成甲醇炼化等行业实现规模化应用,在工业绿色微电网、船舶、航空、轨道交通等领域实现示范应用,形成一批氢能交通、发电、储能商业化应用模式。培育一批产业生态主导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产业集聚区,以及专业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初步构建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体系。

来源:国家工信部


2、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公布2022年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

12月26日,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公布2022年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全国电力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为0.5366,即每千瓦时电力需要排放二氧化碳0.5366千克(0.5366 kgCO2/kWh),同比降低0.0202,降幅3.6%。

此外,2022年全国电力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不包括市场化交易的非化石能源电量)为0.5856。2022年全国化石能源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为0.8325,同比降低0.0101,降幅1.2%。

全国电力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的大幅降低,反映了我国绿色发展的强劲动力。全国化石能源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虽然降幅仅1.2%,但也同样体现了化石能源电力在高效率、清洁化方面的提升。

来源:生态环境部


3、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稳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重点行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

12月23至24日,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2025年要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一是支持扩大国内需求。二是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三是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四是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五是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六是支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其中,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要求,深化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继续支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稳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重点行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

来源:国家财政部


4、国家能源局发布1-11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

12月2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11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11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2.3亿千瓦,同比增长14.4%。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8.2亿千瓦,同比增长46.7%;风电装机容量约4.9亿千瓦,同比增长19.2%。1-11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3147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151小时;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8665亿元,同比增长12.0%;电网工程完成投资5290亿元,同比增长18.7%。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在可再生能源发电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的快速增长,为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提供了有力支撑。

来源:国家能源局


5、工信部:征求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回收和利用管理意见

12月18日,为加强电动自行车锂离子电池回收和综合利用管理,促进资源循环高效利用,推动电动自行车行业高质量发展,工信部就《电动自行车锂离子电池回收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管理办法》共五章28条,分为总则、回收要求、综合利用要求、监督管理和附则。工信部要求,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应与电动自行车锂电池生产企业在产品研发阶段加强绿色设计,提高产品的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维护性。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应承担废锂电池回收主体责任,用好现有各类回收途径构建回收网络,提供回收服务。

来源:国家工信部


6、财政部等九部委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

12月17日,财政部、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以下简称《准则》),拉开了国家统一的可持续披露准则体系建设的序幕,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准则体系包括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当前发布的为基本准则,主要对企业可持续披露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目标和一般共性做出要求;应用指南等预计到2027年进行发布。《准则》的施行不会采取“一刀切”的强制实施要求,将采取区分重点、试点先行、循序渐进、分步推进的策略,从上市公司向非上市公司扩展,从大型企业向中小企业扩展,从定性要求向定量要求扩展,从自愿披露向强制披露扩展。


7、工信部公示2024年度绿色制造名单

12月16日,工信部按照《绿色工厂梯度培育及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要求,公示全国2024年度绿色制造名单,此次公示涵盖了1383家绿色工厂、123家绿色工业园区、127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陕西省共47家企业上榜。

绿色工厂是指实现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企业,是绿色制造核心实施单元。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指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贯穿于企业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运输、储存、销售、使用和报废处理等全过程,实现供应链全链条绿色化水平协同提升的主导企业,是带动供应链上下游工厂实施绿色制造的关键。

来源:国家工信部


8、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12月15日,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要求,总结2024年工作情况,谋划2025年重点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宏志作工作报告。

2024年能源各领域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一是坚持端牢能源饭碗,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取得新提高。二是坚持锚定双碳目标任务,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新成效。三是坚持改革创新根本动力,能源发展动能取得新提升。四是坚持提升监管能力水平,能源监管工作取得新突破。五是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能源国际合作取得新进展。六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建设取得新成绩。

来源:国家能源局


9、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高水平保护高效率利用自然资源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意见》

近期,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聚力推动高水平保护和高效率利用自然资源,助力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高水平保护高效率利用自然资源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坚持因地制宜、探索创新;坚持制度衔接、相互促进。到2029年,自然资源保护水平和利用效率逐步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持续提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明显拓展。到2035年,高水平保护和高效率利用自然资源的制度不断完善,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成效显著,为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意见》提出,要夯实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资源和空间基础、提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资源要素供给和配置效能、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机制。其中明确要加快矿山生态修复、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等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推动产业绿色转型。

来源:自然资源部



上一条:半月“碳” 第十期 | “双碳”最新大事件精选! 下一条:半月“碳” 第八期 | “双碳”最新大事件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