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    申保收
个人简介       申保收,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学专业,目前从事矿山、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材料与储能材料开发及其应用研究,以及水体染评估与环境效应研究。迄今为止共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0余篇,包括IF>10的论文5篇,发表论文被Nature Nanotechnology等期刊他引超过400余次,受到同行的广泛关注。目前正在主持
发表时间:2022年09月18日

•    王菲
个人简介       微藻是一种高效固定CO2的微小细胞工厂,能直接利用太阳能,将无机碳转化为生命所依赖的有机碳,承担着大约一半的全球生物固碳量。微藻生长速率快,环境适应性强,不占用耕地易于培养,可以在固碳的同时优化环境,生产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因此以微藻固定CO2技术为代表的生物固碳是一种经济可行、环境友好和可持续性发展的CO2固定技术,为世界上最主要和最有效的固碳方式之一。      微藻固
发表时间:2022年09月18日

•    薛姣
团队简介       朱晓丽教授研究团队长期从事生物炭材料与微生物修复环境污染与碳中和研究,围绕农林废弃物包括秸秆、低阶煤等,开发了生物炭、衣藻等,并用于大面积土壤修复、水体修复等领域,实现炭材料的大宗资源化利用和固碳减排,分析生物炭、藻类等生物材料在实现固碳减排中的作用。主持国家重点研究计划课题与专题、国家科技部科技惠民计划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发表论文70余篇,获
发表时间:2022年09月18日

•    邱洪华
个人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知识产权管理博士,西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教授、副院长,国家首批专利信息师资人才,国家首批专利分析和预警专家库专家,德国马普所访问学者(国家公派),在知识产权领域,尤其是专利情报领域,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主持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信息重点项目1项,主持省社科基金、省自科基金和省软件学项目5项,主持省教育厅项目3项
发表时间:2022年09月18日

•    康蓉
个人简介       康蓉,经济学博士,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西北大学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员;“111”引智基地国外马克思经济学与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中方团队成员。国家公派波兰华沙经济学院访问学者、国家公派美国南加州大学富布赖特研究学者。 承担项目      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球气候变化谈判困局与我国积极应对参与谈判的研究,2016,立项号
发表时间:2022年09月18日

•    朱亮亮
个人简介       朱亮亮,西北大学化工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获西安交通大学博士学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2年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能源环境工程(碳捕集与碳利用)以及智能材料与结构。在能源、化工和材料等领域发表论文50余篇,已授权/公开专利10余项。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合作开发等项目20余项。获得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银奖2项,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
发表时间:2022年09月18日

•    石阳
个人简介       石阳(1984-),男,陕西西安人,于2014年在上海财经大学获得金融学博士学位,目前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兴趣主要集中于碳交易、碳金融与中国资本市场微观问题,获得“西北大学青年学术英才”称号,入选陕西高校第五批“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      近年来,石阳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Economics
发表时间:2022年09月18日

•    南士敬
个人简介       南士敬,男,汉族,2017年获西安交通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2018年获西北大学"青年学术英才支持计划";现任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低碳经济与绿色发展、数量经济理论与方法等;在《Energy Economics》、《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当代经济科学》、《软科学》和《科技进步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2年09月18日

•    师荣蓉
团队简介       本团队是“绿色金融与碳市场”研究团队,成员包括葛鹏飞副教授、师荣蓉副教授、杨柳博士。团队主要研究方向为绿色金融、碳市场、绿色交通与低碳化管理。团队主要从资本市场角度,研究碳中和问题。团队成员主要围绕绿色金融、绿色债券、绿色创新、绿色交通、绿色发展、智能化与数字化发展等选题展开深入研究。 个人简介      应用经济学博士后,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
发表时间:2022年09月18日

•    高原
个人简介       高原 ,教授,博士生导师,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博士。近年来,利用用户移动产生的大数据,社交媒体、网络平台、结合经济管理研究对象特有的文化背景及地理因素,开展领域大数据的建模、分析和预测研究。理论方面,包括时空统计分析、时空信息挖掘及预测研究。应用领域,开展多源数据整合、分析和可视化,并将其应用在智慧旅游、智能交通、商务智能等领域。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发表时间:2022年09月18日

•    李钢
团队简介       “双碳时空大数据与绿色低碳发展”团队由城市与环境学院李钢教授(地理学)、经济管理学院高原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城市与环境学院贺建雄副教授(城乡规划学)、公共管理学院陶俊副教授(公共管理/应急管理)组成,围绕双碳时空大数据挖掘分析与预测模拟、城乡/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极端气候/环境变化与公共安全、新能源开发布局与清洁生产、低碳社区/空间规划与低碳治理、低碳化文旅融合
发表时间:2022年09月18日

•    杨柳
个人简介       杨柳,讲师,硕士生导师,交通规划与管理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低碳交通规划与管理,低碳交通行为,城市空间结构与建成环境,可持续城市与交通发展。近年来开展了中印快速发展中城市居民出行交通碳排放量的测算及敏感性分析的研究,阐释了城市形态、交通行为特征、交通碳排放量、空间分布特征的互馈影响关系,构建了个人/家庭交通碳排放模型、不同低碳交通政策的情景分析与趋势预测方法,量化了交通碳排放
发表时间:2022年09月18日

•    张洁
个人简介       张洁,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管理学博士。近年来,针对企业创新与数字技术融合背景下的开放式创新新范式,以及在绿色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双元组织与创新生态构建开展研究,探讨双碳以及数字化挑战等多重内外部因素的组态效应如何提升企业创新绩效与系统创新绩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
发表时间:2022年09月18日

•    朱艳丽
团队简介       “双碳”政策法律与治理研究团队由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司林波教授、张明皓讲师和法学院王社坤教授、朱艳丽副教授组成。团队发挥跨学科专业优势,共同致力于国内外“双碳”战略分析与政策法律比较,以及“双碳”战略下跨域生态治理、气候治理与低碳国际合作政策与法律制度研究。重点关注和研究全球视野下中国以生态文明为指引的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和驱动机制、研究在不同时空尺度上我国绿色低碳转型的优化
发表时间:2022年09月18日

•    王社坤
个人简介       王社坤 男 1979年10月出生,陕西渭南人,法学博士,西北大学法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教学与研究工作。在《法学评论》、《比较法研究》《中国人口资源环境》《环境保护》《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重要刊物发表论文和评论五十余篇,出版各类学术著作十余部(含合著),主持或参与国家及部委各类科研项目十余项,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法》《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
发表时间:2022年09月18日

共有 542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37 页   当前第 6 页